关于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内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者:张乐涵发布时间:2022-09-21浏览次数:2655

全院师生:

为培养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学院决定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2023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二、参赛作品类别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作品类别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作品。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学术性和实用性。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等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小,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三、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参赛作品可以是近年来我校学生完成的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比如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所取得的成果,鼓励申报已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或已申请科技发明专利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作品、往届参赛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四、赛程安排

(一)准备阶段(2022年6月-9月)

校团委将联合各学院对相关政策与要求进行宣讲,请各学院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和近两年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广泛宣传动员,深入挖掘优势和特色项目。

(二)学院初赛(2022年10月20日前)

各学院根据通知要求举办院级初赛,将所有遴选的项目汇总后上报校团委。同时,排序推荐参加校赛的项目,各学院推荐数限5项。

(三)校赛复赛、决赛(2022年11月)

校团委将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当年竞赛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校级复赛、决赛,遴选参加省赛、国赛备赛项目,校团委将对备赛项目提供资源,进行重点培育,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竞赛奖励

1.根据参赛情况和决赛结果,按参赛作品类别按比例分别评定特、一、二、三等奖若干并颁发证书。

2.根据各学院组织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八个,优秀组织奖主要考察各学院院级初赛组织情况、申报作品质量、获奖数量、指导教师及团队成员结构合理性等。

3.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或江苏省奖项的学生和指导教师,按学校相关奖励政策执行。

六、材料报送

1.赛程准备阶段各团队或个人填写申报书(附件1)《参赛项目汇总表》(附件2)PPT和《项目书》(压缩包命名为:项目名+负责人)等材料。

2.请各参赛队伍于20221010前将附件1、2等书面材料纸质版一式三份交至计算机楼101办公室,电子材料(附件1、2)压缩包命名“挑战杯+项目名+负责人”发送至邮箱1104777644@qq.com

3.附件1中需准确填写作者可用的电子邮件地址与移动电话号码,电子文件名必须用以下格式:(学号)+(姓名)+(作品名称)+(个人/团队)。

4.参赛团队加QQ群:

七、活动要求

1.各班级应高度重视,充分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同学参与竞赛。

2.各要广泛动员优秀教师指导项目,特别是有高层次人才项目的教师,对学生和作品给予切实指导,力争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3.所有参赛的个人或团队,以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归口管理。

4.作品严禁抄袭,一经发现,一切后果由参赛者个人负责。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杨敏敏、张乐涵

联系方式:025-58731483

附件1:作品申报书.docx

附件2:各学院所有参赛项目汇总表.xls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Ⅰ类竞赛奖励办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