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大气环境生态效应创新团队,以原位野外观测、模拟环境变化的控制实验为主要手段,研究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对农林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的影响;探讨植物、土壤、植物-土壤相互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适应和反馈。涵盖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和大气科学四个学科,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

      二、团队领军和成员简介

       团队领军冯兆忠,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及其生态效应

       团队骨干Evegenious Agathokleous,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物生态效应。

        团队骨干:吴荣军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气象模拟。

       团队骨干:纪洋副教授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研究方向为温室气体排放与调控。

      团队骨干:王琪副教授,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研究方向为环境变化与微生物。

       团队骨干:尚博副教授,江苏省双创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变化与氮循环。

        团队骨干:方超讲师江苏省双创博士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碳循环。

        团队骨干:徐彦森讲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态学。

        团队骨干:李胜兰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水分生理生态学。

       三、团队科技拆创新亮点

       创新成果一臭氧污染威胁着东亚主要粮食作物生产

       当前O3浓度导致对中国的作物产量危害最为严重,小麦、水稻和玉米相对产量减少约33%23%9%;每年O3导致东亚地区每年粮食产量损失折合约为630亿美元(Feng et al. Nature Food, 2022)。

       创新成果二臭氧污染威胁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臭氧浓度升高对地上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I)植物生长速率和生物量降低;(II)植物群落物种丰度减少,群落组成发生改变;(III)昆虫生物量下降;(VI)植物挥发性有机物被降解,影响昆虫授粉;(V)植物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量发生变化;(VI)增加植物对昆虫和病原体的敏感性;(VII)酚类化合物累积,降低昆虫的食叶量;(VIII)植物化学组成特征发生改变,影响昆虫产卵行为。(Agathokleous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21)。

       构建了中国物种O3效应模型的本地化方案;建立了中国6个典型物种基于O3暴露剂量/吸收量效应模型的评估方法。这些模型为区域尺度的O3生态风险评估奠定了科学基础。这些定量化关系尤其是O3吸收量的最小浓度贡献值的创建方法被其他国家研究人员作为建模方法的参照,为区域尺度的O3生态风险评估奠定了科学基础,还可优化现有的作物模型(如APSIM)和生态系统模型(如DLEM, JULES)中的O3影响子模块,尤其是光合固碳过程的参数化。

       四、团队联系方式

       方超,fan5671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