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同位素大气化学研究团队以大气观测技术、气溶胶化学组分分析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及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进行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等交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讨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大气成分及其物理化学过程对气候与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对空气质量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报。团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达1500万元。围绕大气科学(城市气象、污染气象和大气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同位素示踪、环境健康)等领域在 NatureNSRES&TACPBAMSJGR 和科学通报等期刊发表高水平 SCI 论文 200 余篇,被引 6000 多次。团队现有教师 8 人,博士后 1 人,博士研究生 7 人,硕士研究生 9 人。

       二、团队领军和成员简介


团队领军:章炎麟,江苏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重点创新团队“气溶胶化学及其气候与生态效应研究”领军人才。研究方向:同位素大气化学,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及环境效应,主要从事大气科学、气溶胶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和气候变化等交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与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培育)、面上项目、国际合作等项目7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近五年第一作者/通讯作者44篇),他引3000多次。现为Atmospheric Research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Atmosphere客座编辑,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稳定同位素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协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入选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曾获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江苏省科技技术二等奖(2/11)。


团队骨干:林煜棋,教授,2006年获台湾地区国立中兴大学环境工程学系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大气气溶胶污染来源与生成机制的研究、排放源颗粒物化学源谱的建立与其在溯源上的应用、大气颗粒物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以及区域污染物对背景大气化学特征的影响,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团队骨干:曹芳,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与农业环境,近几年来针对我国大气复合污染面临的巨大挑战,专注于应用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含碳气溶胶来源和成因。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团队骨干:于鸣媛,讲师,2020年7月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污染溯源以及源排放的反演优化,也关注大气污染的气象气候背景研究。


团队骨干:Md. Mozammel Haque,校聘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长期致力于大气气溶胶化学的研究,尤其针对有机气溶胶化学组分分析技术的建立,二次气溶胶污染来源的解析与生成机制的研究,以及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团队骨干:Md Ahsan Mozaffar,讲师,比利时列日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博士,于2018年09月进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博士后,曾获中国博士后基金,主要从事atmospher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方向的研究。

 三、团队科技创新亮点

        创新成果一建立了在线ROS观测、OC/EC在线 δ13C双波段吸光测定等新技术


图1.1 基于MARGA建立的在线ROS监测方法(Wu et al. AMT, 2022)


图1.2 基于Sunset建立的OCEC在线δ13C测定方法(Lin et al. Anal Chem, 2020)

图1.3 基于Sunset建立的双波段OCEC吸光测定方法 (Bao et al. AMT, 2021)

        创新成果二碳质气溶胶双碳同位素分析方法及示踪意义

图2.1 基于14C的源解析结果显示化石燃料燃烧是中国城市区域气溶胶EC组分的最重要贡献者。(Cao et al. Nati Sci Rev, 2017)

图2.2 结合13C及后向轨迹的分析结果显示WSOC在气团输送过程中经历了大量光化学老化。(Zhang et al. ACP, 2019)

        创新成果三大气氮气溶胶稳定同位素示踪

图3.1 不同高度上硝酸盐气溶胶的形成机制在冬季存在显著的差异,气象参数和气态前体物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污染的城市边界层中不同高度上硝酸盐气溶胶的生成。(Fan et al. ES&T, 2021)

图3.2 来自南亚地区的生物质燃烧排放的NOx在传输过程中经由N2O5+H2O反应途径生成硝酸盐是造成珠峰站点春季硝酸盐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Lin et al. ES&T, 2021)

          创新成果四硫酸盐稳定硫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示踪意义

图4.1 研究结果表明TMI催化的O2NO2氧化的SO2是北京冬季灰霾污染期间硫酸盐生成的主要途径。(Fan et al. ES&T letter, 2020)

图4.2 雾霾中大约一半的硫酸盐是通过臭氧与过氧化氢氧化产生的,其余一半则来自于金属催化下的氧气氧化。(Li et al. EST, 2020)

四、团队网站及文章二维码

     www.atmosgeo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