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本团队主要从事海洋生源要素及污染物关键过程和生态效应、海洋微型生物资源与生态功能研究,具体涉及多维稳定同位素有机污染降解路径示踪、甲藻分类和系统发育以及有害赤潮生态学、海洋真核微生物丰度及生态功能、放射性核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辐射生态效应、有机污染物地球化学行为及生态效应、海洋活性气体等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等5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二、团队领军和成员简介


团队领军:刘瑀,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聘专家。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及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海洋初级生产碳氮循环机制、海上溢油溯源与应急监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国家特聘专家资源环境组理事、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实验室学术委员。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1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2)、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排名1)等科技奖励20余项。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编制行业标准2项。

团队骨干:顾海峰,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有害赤潮生物学和生态学。主持中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种科研课题10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30多篇,出版专著1部,获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次。现任《Harmful Algae》、《Frontier in Marine Science》副主编、《应用海洋学报》编委。


团队骨干:骆祝华,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微生物学。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大洋深海生物资源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各类项目10多项。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高层次人才(B类),中国菌物学会海洋与淡水菌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多篇,授权专利4项,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编写2项。

团队骨干:门武,研究员/硕导,主要从事同位素海洋学, 海洋环境放射化学和海洋辐射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亚太区域合作协定(IAEA/RCA)国家项目协调员,北太平洋科学组织(PICES)WG30工作组国家代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计划引导性(重点)项目、国家海洋局专项、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15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项。

团队骨干:孙闰霞,教授/硕导,研究领域为海洋有机地球化学,专注于新污染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探索人类活动驱动下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新污染物的关键地球化学过程及生态效应,评价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风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多个项目。相关成果已在领域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 20 余篇。


团队骨干:梁叶,讲师/硕导,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毒理学,主要从事有害赤潮藻类和藻毒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机理方面研究。江苏省海洋学会会员,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6项。


团队骨干:吴玉玲,讲师/硕导,主要研究典型陆源有机污染物、黑碳和烃类分子标志物在流域-河口-近海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团队骨干:田野,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海洋活性气体等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等多项课题,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团队骨干:刘宇佳,讲师,主要研究为海洋地球化学。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一作3篇。

       三、团队科技创新亮点

        团队聚焦海洋碳循环和固碳作用,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馏规律及分子机制,研究海洋藻类脂肪酸/氨基酸等物质合成机制及其环境反馈和气候响应,建立海洋碳吸收的精确评估模型,为国家双碳战略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图1  污染胁迫下孔石莼脂肪酸合成机制

  


图2  环境因子对海洋微藻光合作用与氨基酸合成路径的影响机制


        团队在甲藻多样性及其产毒特征等方向做出多项创新研究成果,包括在中国海域率先发现产生麻痹性贝毒、氮杂螺环酸、江瑶毒素的原因种,发现并命名甲藻门的8个新属,33个新种,阐明台湾海峡及周边海域甲藻包囊和赤潮暴发的关系,首次在南海发现产毒的蛎甲藻。

图3 江瑶毒素的原因种及生活史


        团队在福建东山海水养殖区开展养殖经济动物病原微生物流行爆发机制及风险预测研究中,建立了福建省近海养殖区重要病原微生物名录及相关的快速检测方法,构建了养殖经济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评估模型,鉴定了养殖区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核心类群及风险等级,为福建省海水养殖区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图4 近岸海水养殖区抗生素抗性基因风险评估


        团队阐释了“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潜沉和运移是日本福岛核事故放射性物质向我国管辖海域输运的主要物理机制”以及“系统评估了福岛核事故对西太平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图5 福岛来源的134Cs和137Cs入侵东海和南海东北部的动力机制示意图


        团队研究了入海河流、河口及海岸带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区域分布、来源和归趋:以鱼类/贝类为指示性生物,系统阐明了珠江三角洲入海河流及南海北部有机氯农药、卤代阻燃剂等多种传统和新兴有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主要来源以及与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关系,发现了这些污染物向海输入的证据。开展了氯化石蜡等新兴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特征及其机制研究,首次明确提出了短链氯化石蜡在水生食物链中的食物链稀释现象,初步揭示了其生物富集的水-陆差异机制。

图6 珠江三角洲和南海北部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区域分布、来源解析和生物积累特征


        团队开展了有毒藻类及藻毒素对浮游动物和贝类的毒性效应,揭示藻毒素胁迫下浮游动物生理活性的变化影响其种群动态变化,建立藻毒素对贝类产生毒性效应的风险评价模型,预测藻毒素对贝类养殖的生态风险,构建藻毒素对贝类毒性效应的基因-蛋白质调控网络,确定藻毒素诱导水生生物毒性作用的关键致毒机理。


图7 不同温度下微囊藻毒素和亚硝酸盐对萼花臂尾轮虫寿命和繁殖率影响


        团队开展了我国东南沿海九龙江河口及其邻近台湾海峡西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黑碳(BC)的来源和跨海传输研究,研究发现了不同形态BC的空间分异明显,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С)的变化显示黑碳的陆源信号在跨海传输过程中存在丢失的现象,这对研究近海碳循环以及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归趋和效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8 九龙江河口-台湾海峡西海域沉积物不同形态BC和δ13СBC的空间分布


        团队搭建海水一氧化氮气体走航观测系统,完成了对中国近海以及西北太平洋开阔海域的大范围走航观测。

图9 海水一氧化氮气体走航观测系统示意图及东海海域一氧化氮饱和度分布特征

        团队开展了有孔虫形貌特征和力学特征的研究,开发了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有孔虫的新方法。

图8 开发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有孔虫力学性质的方法

        三、团队联系邮箱

            menwu@nuist.edu.cn